AERO100連載 | ?PCC集團
2019年11年08日
中國航空研究院 2019-12-13
(后更名為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事業型科研單位,長期從事航空電子系統綜合(架構)技術研究,承擔飛機座艙顯示控制系統、信息綜合處理系統、無人機指揮控制系統以及無線電通信導航監視等產品的研制與服務,為各類飛機提供先進的產品與技術服務,是集科研、生產、服務一體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航空電子技術和產品研發的重點事業單位。
該所的前身可追溯到1957年6月創建的上海市電訊電器工業公司下屬的無線電技術研究所。1959年,該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無線電技術研究所,1960年與中科院上海分院脫鉤,由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局領導,1961年8月改名為上海市無線電技術研究所。
【無線電技術研究所成立時的舊址——上海市靜安區泰興路178號】
【1958年7月該所遷至長寧區法華路(現名新華路)的舊址】
1968年,在國防科研體制調整中,為加強機載電子計算機的研制,根據國務院1968年(68)56號文,將上海市無線電技術研究所劃歸國防科委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研究院。1969年7月1日,六院完成接收工作,該所正式進軍航空科研領域。
615所原先是擬定點杭州組建機載雷達研究所的代號。1969年10月4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原擬定點內江的第二噴氣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并入渦輪軸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定點長沙;將原擬建在杭州的機載雷達研究所定點內江(北京工業學院西南分院校址),并將其原定代號第615研究所改為第607研究所。1969年12月2 2日,六院決定將接收的上海市無線電技術研究所改建為。1970年2月,授予該所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研究院第615研究所。濮耀敏為技術負責人,孫進為黨委書記。1978年李輝鰲任所長兼總工程師。
1973年,六院回歸三機部,實行第二次“部院合并”后,該所更名為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六研究院第六一五研究所。1979年,該所被批準為對外開放的航空研究所之一,對外正式注冊更名為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簡稱航空工業上電所或上電所),615所代號不變。
1969年8月起,該所研制第一臺航空電子產品621慣性導航計算機。此計算機是慣性導航的核心部件,是為水轟5飛機研制的523慣性導航系統的配套產品;后續研制改進的621B計算機于1976年交付。根據水轟5飛機配套需要,該所還研制了621C計算機,在字長、隨即存貯容量、運算速度和體積、重量上均優于前機,但由于523慣性導航停止研制,該機未能裝機使用。1970年,該所利用國產元器件研制出了第一臺多普勒雷達樣機。經過幾年試飛改進,1979年用于運10飛機的201多普勒導航雷達和627A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300第一代多普勒半自動領航系統,設計定型。因運10下馬,產品失去配套對象,以后在AН-12飛機上改裝試用,獲得了良好效果。后來,這些產品又先后在別6運輸機和轟5飛機上進行改裝試飛,均滿意交貨。
【615所研制的201導航雷達、627電子計算機設計定型鑒定會場】
1975年,該所開始承擔多普勒導航系統總體的研究工作,開始建立多普勒導航系統動態模擬實驗室、微波暗室、環境試驗室,并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相繼投入使用。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該所又相繼為水轟5慣性導航系統配套研制621導航計算機、為運10飛機配套研制201多普勒導航雷達以及為某直升機導航配套研制203雷達、627導航計算機、108全向信標儀表著陸接收機。這些科研樣機陸續參加了一系列的試飛試驗并取得成功。
【615所科研人員在開展201多普勒導航雷達性能試驗】
【615所1977年研制的203多普勒雷達原型機】
1979年,三機部決定將該所的發展方向和任務確定為開展航空無線電電子總體及綜合化系統的研究試驗工作。經過幾年努力,在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和機載電子計算機預研中,該所和參加預研的有關單位,在實施的35項關鍵技術中,有26項獲得了突破;還審定通過了綜合系統仿真實驗室方案,確定了通信-導航-識別多功能綜合系統方案,完成了方案樣機分機的研制。1982年,該所科研實驗樓竣工,在各種科研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蒲性囼炗脺y試儀器和試制加工設備也得到了更新和改善。到1984年,該所擁有各種電子計算機(系統)17臺,測試儀器1484臺,基本更新了車間機械加工設備,進一步適應了科研試制生產的需要。
1982年,六院撤銷,三機部改為航空工業部,該所更名為航空工業部第六一五研究所,具體業務由火控電子導彈局(四局)領導。1988年,航空工業部更名為航空航天部,同年9月,該所更名為“航空航天部第六一五研究所”。1993年,航空航天部更名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同年7月,該所更名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第六一五研究所”。1999年,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更名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同年7月,該所更名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第六一五研究所”。2008年11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該所列為航空工業集團的成員單位之一。
【615所由法華路遷至淮海西路432號后新建的科研樓】
改革開放后,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該所沒有“趕浪頭”,仍然根植于航空事業,立足于航空技術基礎,拓展發展之路。根據用戶對飛機的導航性能要求,需要加裝該所為運10飛機研制并定型的201多普勒導航雷達和627A導航計算機,該所積極組織裝機使用工作,還主動承擔了用戶提出的601H領航計算機研制任務,用以替代H6飛機第二代領航系統中原144領航計算機。601H計算機設計定型后,該所與民航有關部門積極溝通聯系,按照民航要求研制出108全向信標儀表著陸接收機,替代同類的進口產品。用在民航客機上的108A接收機最終通過了設計定型技術鑒定。此外,該所還配套研制出3種地面測試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滿足了民航機場需要,避免了到國外進口同類設備,節省了外匯支出。除了為民航等用戶研制航空電子產品外,該所還為上海鐵路局研制了群控檢票統計裝置,后續逐漸推廣到廣州、南京等鐵路車站,并不斷改進和設計出新產品,為研究所技術應用闖出了一條新路。
【615所為運10飛機加裝的627A導航計算機】
【615所研制的601H領航計算機】
目前,航空工業上電所擁有航空電子系統綜合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20個專業實驗室,具備航空電子系統的自主研發能力,形成了先進航空電子綜合技術和相關產品研究、開發、仿真、實驗、測試、驗證手段,同時與國外多家企業建成國際先進水平專業實驗室。該所致力于復雜系統架構設計與航空電子產品創新,通過先進航電架構(AAA)、軟件通信架構(SCA)和先進空管架構(ATM)研究,逐步確立以面向機載復雜系統解決方案為核心、相關多元為特征的發展戰略,在航空電子、無人機指揮控制、綜合通信導航、空管系統裝備、智慧航行等領域技術創新基礎上,產品在新一代國產飛機(含C919、AG600、AC313等)、高端無人機、通航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上電所民機航電系統綜合技術實驗室】
上電所按照“技術同源、產業同根、價值同向”發展思路,積極響應相關技術多元化戰略,充分發揮航空電子綜合通信導航專業優勢,向非航空防務及民用系統裝備方向拓展,重點聚焦空中交通管理、應急救援體系、船電與港口信息系統等領域進行產業化發展。
上電所牢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使命,承擔了多項重點型號科研和生產任務,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等國家級獎勵和榮譽稱號,連續十一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該所就聚焦航空主業,奮勇爭先,砥礪前行,為中國航空科研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電所位于上海市國家級高新園區紫竹科學園內的總部大樓】
上電所總部現地處上海市閔行區黃浦江畔國家級高新園區紫竹科學園內,擁有職工2600余人,高級職稱500余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市領軍人才、集團公司首席/特級/一級專家、上海市中青年技術專家等近百人。
2019年11年08日
2019年12年02日
2022年05年18日
2019年06年25日
2019年06年25日
2022年07年22日
2021年08年18日
2019年06年03日
2022年12年05日
2021年10年18日